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13:44:09
不需要柱后水解和衍生化的方法适用于荧光农药残留的检测。
没有条件布设分流沉淀系统的,可以通过多断面基准颗粒筛分成果与沉沙池内沉积泥沙筛分成果进行对比,推断出输出沉沙池外的悬移质泥沙量,具体操作方法参考刘学明、张会平等人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公布号CN107037196A)。3.8 根据监测目的合理布设监测点服务项目建设:监测数据结果要体现各个监测区域的不同。
2.9 对土壤流失监测数据成果缺乏检验机制目前,天地一体化监管已全面实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技术规定(试行)》已持续执行, 监督性监测可以对水土保持监测中大部分内容进行检验,但对需要连续监测的土壤流失数据并不具备良好的检验效果,且无其他成果检验机制,导致土壤流失监测结果无法令社会信服,无法得到社会重视。2.7 监测单位水平评价体系不完善,监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行政审批放管服改革之后,对监测单位的管理由行政管理变成行业管理,放宽了对监测单位、监测人员的准入限制,不同单位、人员的监测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土壤流失量的监测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核心。土壤流失监测专业性相对较强,人员素质对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影响较大。土壤流失监测,由于其耗时耗力,成果无校验措施、规程标准要求不高、对验收影响小等,遭到了人为的忽视,进而导致了针对土壤流失监测方法的研究不足。
实际工作中,要满足以上3个目标,土壤流失监测只要能够体现出不同自然条件、不同扰动类型、不同水保措施下土壤侵蚀的差异性,就能通过定性分析来满足,对土壤侵蚀的精度要求不高。2.2 监测规程要求低2015年水利部办公厅印发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规程(试行)》将水土保持监测目标界定为: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依据、为水土保持设施管护提供依据、为开发建设项目管理运行提供依据。当需要使用设备时,需要经过授权,并且一些较为关键的设备需要出其证件。
通常情况下,土壤监测过程中需要明确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控制标准,当监测到的数据超过标准,应分析其中的原因。对于一般样品进行保护时,应当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进行良好的保护工作。5 数据审核换季的质量控制在审查质控数据环节,由于专业性较强,涵盖面较广,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符合环境技术规范与国家标准,并且要明确样品与各类污染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环境对土壤的影响。要保证土壤监测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加强质量控制,分析质量控制工作中的难点及要点,从而开展针对重点的工作,提高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性,保证土壤监测工作的质量。
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对进行样品移送接收,保证样品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数据准确性。检定校准需要在设备使用之前开展,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在样品采集工作完成之后,需要根据监测方案,将样品进行及时地对比,避免出现不准确问题。并且要在此期间保证元素不受到氧化等影响,从而加强监测的有效性。第二,消解人员在消解过程中,应当确保其中元素不会因为氧化、转化等相关影响造成损失。基体干扰去除的方式有两种,第一,通过打破相应土壤中的矿物晶格,然后去除有机质等,从而对样品加以消解。
其次在间接检测工作中,检测方法的采取应该根据相关要求标准以及客户要求等因素。6.3 预处理难点重点分析土壤监测预防处理的过程中,样品消解与土壤干扰的消除是工作人员需要进行预防处理的两个质控难点,因此在检测工作中,要完全地消解和打破土壤矿物晶格,并保证做好有机质与杂志的去除。1.1 采样地块任务要求采样的地块应当具有充分的代表性,采样人员应当结合任务的具体要求,测量调查采样区域范围并对区域环境的复杂程度进行有效布控。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大众标准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工作人员还应当正确掌握土壤的监测方案,综合分析监测过程进行严格的质控工作,充分确保土壤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在分析方法的选择上要符合我国相关标准,保证分析方法的科学合理。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要求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融入保护环境的措施。在样品的分析中,应该综合考量实验室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操作方法等,减少样品分析过程中出现的误差。
6.1 采样难点要点分析在实际的土壤采样过程中,需要使布点数量满足容量要求,至少保证每个监测单元有三个点,并且,采样点需要以可采表层样与土壤剖面为基础。但是相关人员在实际采样工作过程中,总是会根据地块性质的需要而对不同类型地块采用相应的布点设置及样品采集方式。制备环境应当符合土壤实验室的整体要求,环境应当具备通风、无尘、整洁的相关要求。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消解过程中如果没有使用规定的酸用量或者没有足够的消解时间,便都会产生消解不完全的问题。只有采样人员自身具备正确的采样技术,才可以在采样过程中熟练掌握样品拍照记录等相关操作。作为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部分,土壤保护工作至关重要,关乎着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关乎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布局。
对于采集的样品应当及时进行科学编码,监测人员应当在采样器皿上按照规定的格式签字确认。当引进了设备之后,需要进行验收程序然后开展安装,并且建立档案。
由于样品具有复杂的特质,需要加强对细节的注意,当出现铅、镉等含量低的情况,需要针对空白值进行控制,从而保证准确定量,同时在实际的测试工作时,需要保障消解酸的高纯度,避免注意消解容器杂质的进入,引起容器污染的问题,从而影响检测结果。同时采样人员还应当有效控制好样品和平行样品的采集数量,确保每次采集的平行样品数量可以占到样品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
在每个采样地块中应当设立一定数量的点位,对于地块中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情况应当及时进行回避,确保自身所采样品具有代表性。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相关链接:监测,土壤,采样。
2 采样的质量控制在土壤监测工作中,保证点位标准的精准性是样品采集工作的重点。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开始逐渐觉醒。在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中,要根据监测方案,对样品进行处理。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我国的土壤污染依然十分严重,工业生产、生活污染等对突然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经营、人民的身体健康都受到了威胁。
同时,需要加强对监测设备的质量管理,检查监测设备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在土壤监测工作中的正常运行,保证土壤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4 实验室分析的质量控制在实验室中,需要对样品设置编号,保证样品的安全性,减少样品混淆的风险,并且要保证实验室的环境,避免因环境而影响样品。
在具体的采样工作中,需要以监测计划为基础确定采样地点,并且在器皿上进行标识对于地面以上池壁的渗漏问题尚可采取人工堵漏的方式处理。
2.2 首次土壤监测(1)土壤环境影响评价2019年7月1日起实施的(HJ964-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将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首次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从此建设项目土壤环境本底质量状况有了第一手资料。根据《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要求,对土壤基本污染因子中的重金属、无机物、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及特征污染物进行全面分析,形成首次土壤监测档案,企业可以将首次土壤监测结果作为土壤环境类本底监测数据,以作为后续土壤环境污染状况的对照,指导企业正确排查分析是否发生泄漏污染。
2)有效利用往年地下水及土壤监测成果,优化次年自行监测方案,提高监测有效性和靶向性。3)延迟焦化装置储焦池对采用焦化路线的石化企业,延迟焦化装置储焦池是一个集石油焦及切焦废水为一体的混合池,且一般为地下或半地下混凝土结构。为便于污水自流收集,污水池一般建设在地下或半地下,并按照《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要求做防渗处理。由于污水池埋藏于地下,渗漏如未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地下水及土壤污染。
对上一年监测结果良好的区域可以适当减少监测点位布设,并结合区域功能划分,进一步优化监测点位。从土壤监测的实际开展情况,为能进一步提高土壤监测质量,企业应根据上一年的土壤环境监测结果,优化当年的土壤及地下水监测方案。
(2)污水处理场生化池及场内其它地下污水池由于污水生化处理段一般是污水处理场的核心工艺环节,生化处理设施一般为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形式,容易产生因局部浇筑不到位出现墙体空心、裂纹等问题,表现为池壁混凝土结构渗水现象。石油化工行业以其加工、生产及使用的原料、辅料及添加剂大多有污染及有毒、有害等特点,被地方政府部门列入土壤污染与防治的重点监控行业。
企业在土壤监测过程中,可能出现个别数据异常偏高的现象。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土壤及地下水监测:(1)各生产装置区配套建设的污水收集池周边炼化行业生产装置均设置有污水收集池,收集的污水再通过提升泵输送至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发表评论
留言: